王珮盈 撰
為什麼香港人會去「酒」樓飲茶?飲茶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,但不少人對茶樓文化一知半解,以下將會介紹港式飲茶的歷史,並教授大家一些只有香港人懂的茶樓暗語。
酒樓與茶樓
一說起去飲茶,大家可能立即聯想到掛滿水晶吊燈的大堂、寬敞的座位。通常桌上有數張點心紙,將它們交到夥計手上後,就可以各自各拿起手機,靜靜等候夥計把點心送過來。在傍晚時份餐牌一轉:晚飯小菜、海鮮、火鍋等應有盡有。
其實這種營運模式在以前並不常見。過往的酒樓只做晚市,而茶樓則只在早午市製作點心。但隨着酒樓的發展,在二戰後,酒樓開始兼做早市、午市,模糊了茶樓和酒樓的界線,只要一提起飲茶,大部份人只會想起酒樓而非茶樓。
傳統茶樓沒有點心紙。食客若想搶到新鮮出爐的點心,就要盯着廚房的門口,當售點員推出點心車,食客便會蜂擁而至,爭先把點心卡遞給售點員,說出自己想要的點心,售點員就會按價位在相應的方格蓋章,食客才可把一籠籠的點心拿回餐桌。而酒樓則會提供點心紙,食客只須在座位上等候便有專人為你送上熱騰騰的點心。
茶樓的起源
茶樓並不是飲茶文化最早的形態,而是茶寮。茶寮的出現本來是為了讓路人稍作休息、補給,後來開始賣一些小食,如鬆糕、餅等,後來才開始賣各式的點心,如蝦餃、燒賣等。因為規模愈來愈大,發展成為茶樓。
不少舊式茶樓喜歡取名為「得男」、「多男」等,帶有旺丁的意味,皆因茶樓會賣嫁女餅,希望名字帶好意頭,吸引更多的顧客。也有茶樓希望吸引一班上流貴客,取名會較高雅,如「蓮香樓」、「杏花樓」等。
(圖: 西環的黃金歲月)
茶樓暗語和傳說
夥計帶客人到餐桌後,第一個問題總是:「要什麼茶?」真正資深的茶客不須用語言來回答──
指指鼻-即是要香片,因為清香撲鼻。
指指嘴巴-嘴內有口水,即是要水仙。
指指耳朵-即是要普洱,因為有「耳」字旁。
指指眉-即要壽眉。
當別人為你添茶的時候,為了表達謝意,應屈曲食指及中指,以關節位輕點桌面。相傳這是源自乾隆微服出巡,為免暴露聖上的身份,旁人唯有用屈曲的指頭代替雙腿下跪,謝主隆恩。
如果想要夥計斟水或茶,應把茶壺的蓋子打開。這個暗語也源自清末:相傳當時的八旗子弟喜歡鬥鵪鶉,常把鵪鶉放入焗盅內,有一次一個夥計揭開蓋子,沒有看清楚便倒滾水,把裏面的鵪鶉燙斃,連累茶樓賠償數十兩銀子。自此以後,茶樓就規定夥計一定要茶客打開蓋子才斟水。
現時香港傳統茶樓的寥寥可數,但值得慶幸的是飲茶文化依然植根於香港人的日常生活,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份。
參考資料
梁珍(2015年8月3日)。〈百年香江飲食口述歷史留存專訪飲食界界圖書奧斯卡世界冠軍—《老港滋味》作者陳植漢〉。《大紀元時報》。
西環黃金歲月(2016年4月25日)。〈舊酒樓雜憶〉。
ScubaGolfer’s blog(2017年7月12日)。〈香港 - 熱鬧與門道《名都酒樓》〉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