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由本土書店到本土文化——序言書室專訪篇

黃景愉撰寫



如果你平時有留意,不難發現其實香港有很多書店。單說旺角西洋菜街這一條街,就已經有四、五間書店了。除了一些大書商之外,越來越多的小型獨立書店在港陸續開張。即使是在時勢最艱難的疫情期間,也有不少書店開幕。我對此實在感到納悶——難道開書店很賺錢嗎?不然,為何還會有那麼多人選擇開書店呢?

開書店大多是不賺錢的,尤其是在香港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。很多時候,光是店鋪的租金就足以壓垮一間書店了。更別提香港如今的政治環境每況愈下,學術自由、創作自由也不斷在收窄。若是香港政府有心想要肅清,一些售賣政治書籍等等的書店自然是首當其衝。而在這個月十五號,獨立英文書店清明堂正式結業。清明堂店主溫敬豪曾在社交網站上承認書店結業涉及政治因素。雖然他現時的生活還未涉及政治,但他引用喬治奧威爾的名言:「在這個時代,沒有遠離政治這回事,所有問題都是政治問題。」來表露他對未來的擔憂。


然而,有人選擇離開,也有人選擇默默堅守。而今年便是「序言書室」堅守的第十四個年頭。

序言書室的三位創辦人都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生。在十四年前,三人決定一起開一家書店以推廣學術文化。於是,在之後的十四年間,書室舉辦了大大小小近千場的文化活動,且其舉辦的活動都不強制收費,而是讓參加者自行決定是否給予費用。這在香港十分少見。


此次我有幸能約到序言書室的創辦人之一Timmy Wong進行訪問,令我受益良多。而她針對「書店的意義」所提出的見解,或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為何那麼多人選擇開書店。


「人們都說一個城市的書店的質素反映了這個城市的文化素養。某程度上,香港也是這種情況。」Timmy指出香港的書店越來越多且質素不斷提升,正正反映了香港人的文化素養的提高,也顯示出香港人對於知識和文化的渴望。Timmy又就香港的閱讀風氣進行分析:「光計算書的銷售量(或銷售額)——比起台灣來說,香港其實更加好......雖然看上去台灣的書籍出版量很多,但其實那邊的書所計算的折扣是很厲害的,那邊的書總是打9折、75折等等。」「而香港人很多時候在(書店)現場看到這本書就會直接購買。就香港來說,對於沒有折扣的書店反而更好,那經營難度反而低過台灣。」由此推斷,大多香港人願意購買書籍,願意花錢支持本土的文化創作者和文化機構。這說明香港人是注重文化的。猶記得之前我無意中看到一個故事:有一位香港新興作家的新書發售,一位香港讀者花了九百九十九元購買了這本新書。花費九百九十九元只購買一本書,這不可謂是不奢侈。但偏偏有些香港人就是願意做這種不划算的事情。這或許是在向我們宣告,以往那個只注重實際利益和經濟效益的年代正在慢慢後退,而正在前進的則是一個更注重、更追求、更渴求文化和精神的時代。

另外,「香港本土文化」在日益盛行。Timmy與我們分享:「我們(序言書室)十幾年來都是主要賣文、史、哲類型的書籍。而近兩、三年來,越來越多香港出版的書可以賣。」「反而是在我們開店的早期,或者是五年前也都未必有那麼多這些類型的書適合我們賣。那個時候我們反而主要是向台灣進口書籍。」這現象反映了香港本土意識日盛,不少香港人加入了研究本土文化和歷史的大隊,從而促進了本土文化和本土文學的興起。其實不單單在文學方面,而其他的文化領域,例如:香港電影、本土藝術等都透露出香港本土味日漸濃厚。而香港作為一個擁有特殊地位的國際城市,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都自有其魅力,許多優秀的香港本土作品都有機會能衝出國際,獲得世界矚目。相比起毫無改進的社會政治環境來說,香港的本土文化卻意外地高速發展。雖然這看上去有些弔詭,但實際上卻是有其因果關係的。


Timmy在解釋為何哲學在港流行時,指出當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迷茫和不滿足時,便只能轉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,於是就會投身於文化、歷史、哲學之中。而Timmy又在後續補充道:「其實自二零一四年之後就是一次低潮,大家都在經歷『社運後創傷』。尤其是今次的創傷更加大了,而且還未完結,還有許多事情正在繼續。你在現實之中很不順,為何?你就會不斷的提問。為什麼會這樣?然後就會想尋找答案。其實不單單是哲學,歷史也比起之前流行了許多。很多人想要回到歷史中去尋找答案,或者是尋找出循環。然後去思考會不會有可能突破歷史?而在突破歷史之前,要先了解歷史發生了什麼。所以這些東西(哲學和歷史等)就有更多人留意了。」香港現實中的危機和狹隘刺激了香港人思想上的追求和開闊。我們期望從中尋找到心靈上的安撫,企圖透過精神上的富有來彌補生活上的貧乏。這難免透露出哀傷,但同時也蘊含希望——香港人從未放棄。無論是透過怎樣的途徑,香港人都在堅守、都在追求、都在創造。


最後,我問Timmy對未來有什麼期望。她坦言:「未來的期望就是先不要結業。結業不僅關生意的問題,還有政治問題,或者是我們的電梯突然之間壞了,修不好。這些真的很難說,我們也不知道。所以還是想維持經營,因為維持經營就已經代表了香港不會太差——至少還沒到最差的地步。」




Post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