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偉霖 撰
「打你個小人頭,打到你有氣無得透﹔打你隻小人手,打到你有嘢都唔識偷。」
站在繁華的銅鑼灣街頭上,耳邊傳來的,除了車輛奔馳而去的呼嘯引擎聲外,還有一些婆婆的叫喊聲。她們穿上簡單的襯衣,頂著短褲和拖鞋,冬天時或再多添一些衣服,就這樣在這鬧市邊緣的平凡橋底下扎根,風雨不改,數十年來始終如一。身為一個香港人,對於鵝頸橋,對於打小人這項傳統習俗,我們也許都或有耳聞,但我們對它的了解又是否只留於表面?就樣我們親身直撃鵝頸橋的打小人情況,為大家帶來這項我們了解卻又不了解的習俗的總總。
首先,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個疑問,那就是鵝頸橋到底有什麼特別,能讓打小入的各路好手都聚集於此,一起「華山論劍」?對於這個問題,解答也是眾說紛紜。有說打小人要在陰地,而鵝頸橋在天橋下面,沒有陽光的照耀,陰氣夠重,地理位置佳。而且風水學有句說話叫做「煞重神靈」,鵝頸橋旁邊是街市,煞氣重,所以特別靈驗。亦有說「打小人」在殺氣大的三叉路口最靈驗,所以路面呈三叉狀的鵝頸橋才會聚集了這麼多人「打小人」。而據我們訪問的趙婆婆所說,選址的原因沒有這麼講究,單純只是因為在填海前,以前這裡是海邊,方便附近的居民過來聚腳。久而久之,鵝頸橋便漸漸變成了打小人的聖地。正所謂世間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,便自然地變成了路,打小人亦是這般發展,由一無所有變成又一項聞名天下的文化習俗。
打小人的最佳時機
相信大家平時也對二十四節氣略有耳聞,但不知大家又知不知道二十四節氣中的「驚蟄」正正是打小人的最佳時機呢?相傳這是源於中國以前是農業社會,以耕作為生,農夫很怕蛇蟲鼠蟻一到驚蟄就會出來吃掉農作品,令他們損失慘重。因此每每在這個節氣之際,農夫便會用鞋打昆蟲。這個行為漸漸從廣東流傳到香港,演變成打小人。亦有另一說表示驚蟄來臨代表天氣回暖,春雷驚醒冬天蟄伏冬眠的生物,民間相傳在這天「祭白虎」、「打小人」可以趕走瘟神。對於打小人的由來也有許多說法,但這恰好也是民間習俗的可愛之處,沒有一個公認的說法,信則有,不信則無。歷史不一定要從古板刻舊的教科書中傳承,也可以透過這些平凡卻又可貴的民間習俗一代代薪火相傳。
打小人與保平安
記得當天訪問前,筆者一直認為打小人是個詛咒別人的傳統習俗,因此自然也認為那些婆婆會十分兇惡。那天早上,正當我們站在橋底的檔口前躊躇不前時,趙婆婆卻突然揮手招呼我們,主動問我們是否來打小人。而聽見我們是要來訪問後,她也熱情的表示接受,更稱能幫我們打小人。可惜我們樹敵不多,沒有適合的對像。但正好因為這樣,我們才知道原來打小人並非只是攻擊別人的一項習俗。只見她一一問清楚我們的名字後,把我們的名字寫進符咒上,然後口中念念有辭,幸好她不是打我們的頭和腳,而是向上蒼祈求我們平安,保佑我們學業和工作順利。
直到趙婆婆向我們講解,我們才知道打小人其實只是保護自己的行為,並非要刻意詛咒別人,而所用的用品和過程原來都有來頭、有習俗可依。而她給我們的紙是,紙內有「消災符」,因為傳統認為客人如受到小人的傷害,要用「百解紙」將之化解以保平安 。
另外,相信大家平常看打小人看得多,不知道大家又有否留意婆婆們所用的工具呢?打小人要有小人衣紙、五鬼紙、用黃紙製成的「紙老虎」、肥豬肉及觀音像。首先以香燭敬奉神明。然後,神婆便會以鞋子大力擊打小人紙(據她本人的說法,使用鞋底是因為最方便)。燒掉小人紙及小人衣紙後,再燒掉紅色貴人紙後再擲筊,整個打小人的過程便完成了。
禁忌與規範
而經過我們的訪探後,趙婆婆更為我們羅列了打小人的總總禁忌和留意事項,讓大家在下次打小人時可以多加注意,避免誤踩雷區!
第一是,我們打小人時應誠實向神明說明事情的原委,不應欺騙神明。打小人的原意是向神明禱告,祈求上天明察秋毫,懲罰做壞事的人,獎勵做好事的人,維持公義。但如果我們顛倒是非黑白,指鹿為馬,把好人說成是壞人,祈求神明打他們,那麼我們反而會被神通廣大的上天所懲罰。
第二項要注意的是,打小人時不要選擇孕婦作為打小人對象,因為會傷她們的胎氣,造孽更為深厚。而我們自己懷孕也不能打小人,因為也會傷自己的胎氣。另外,打小人時亦要注意,雖然更多資料會更為準確,但是也不宜把對像的個人資料說得過於詳細,始終還是「凡事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」來得好。
離開之際,早上的晨曦剛好折射進橋底,為長期不見天日的鵝頸橋帶來了一絲光芒。看著桌上依次整齊排列的觀音、關公、孫悟空、黃大仙像,再看著神像前的燭火和水果貢品,聽著熟悉的叫喊聲,不禁使人想起,我們還能聽到這些熟悉的場景多久?看著婆婆的面容,對比她的照片亦已經衰老不小,臉上也長出了許多皺紋。再宏觀整個場地,最年輕的面孔也已經五十有多了。她們還能堅持到什麼時侯?對於這個問題,趙婆婆答得十分雲淡風輕,她說:能幹到什麼時侯便什麼時侯,隨時也有可能退休。特別在今年的疫情底下,「打小人」的收入大減,她們往往也要加班才能補回平常的收入。收入大減的情況下,這個名動天下的文化也隨時可能變成夕陽行業。事實上,從來一項文化能否成功保存下去,關鍵都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。只要我們對自己生活之處的文化多加珍重和支持,相信許多寶貴的文化亦會有流傳下去的空間。
參考資料:
區禮城 (2021年3月5日)。驚蟄2021|打小人原為保護自己 用紙老虎、鵝頸橋底打全部有原因。香港01。取自:
Clara (2021年3月4日)。驚蟄打小人6大攻略+傳統禁忌:唔好指名道姓、事前要做妥一事。Sunday Kiss。取自:
蘋果日報 (2017年3月5)。【2D睇】驚蟄打小人有咩避忌要留意?。蘋果日報。取自:
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local/20170305/2MYWAUY5GSWY4EWYIRVIC7ANMU/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