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那段年月有多好:香港的中小型商場

陳偉霖 撰


港產片曾是香港這顆東方之珠,最閃亮的一顆瑰寶。然而,曾經的輝煌,現今卻逐漸衰落。


港產片

於是,懷著對過去的眷戀,昔日的輝煌開始被反覆提及。同時,這也帶出了最近愈多愈多人探究的一個問題:到底過往那些電影拍攝的場景施展了什麼魔法,才能孕育出一套又一套的佳作。


漫步於北角街頭,迎面而來的電車響起熟悉的叮叮聲,為煩囂的街頭賦上了一層寧靜的味道。當我繼續向前走時,驀然回首,才發現一道熟悉的招牌,正悄悄立於街邊一角;那是位於北角的新時代廣場。看著眼前這道略嫌破舊卻又不乏復古風味的招牌,使人不禁想起《生化壽屍》這部曾經在此取景的電影。

《生化壽屍》- 香港最經典的港產Cult片之一

《生化壽屍》由葉偉信執導,陳小春和李燦森主演,至今仍被奉為最經典的港產Cult片之一。電影講述陳小春和李燦森飾演的「古惑仔」某夜在商場打理盜版VCD檔口時,突然遇上喪尸肆虐,他們也在這人生最難忘的一夜,和其他人一起爭相逃忙。電影中無處不在的黑色幽默,詼諧有趣而又尖銳無比的對白,加上雖然成本不足,但卻充滿靈性的特效,均使電影無愧於經典兩字。而所取景之處,更大大昇華了電影的氣氛和格調。


(圖:hongkongmovieposter,Instagram)


《生化壽屍》在1998年於香港上映,受當時著名的電玩遊戲《惡靈古堡》啟發而改編,在電影中後段有出現每個倖存人物戰力分析,這一幕也是全劇最有創意的一幕。在當時的港產片傳統彊屍的風潮中,注入「活屍」的新元素。


(圖:香港01)


成為活屍電影的代表作之一

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,曾以林正英的《殭屍先生》成功開出一門經典戲種,橫掃全球。而到了九十年代,荷里活的喪屍片愈來愈盛行,間接影響了香港「殭屍」的變種,加上B級製作模式(即是「拍攝時間短暫、而且低製作預算的影片」),正好和拍攝資金愈來愈少的香港電影不謀而合。在這「天時地利」下,《生化壽屍》終於橫空出世,成為了這類型電影的代表作。


(圖:DcardTW)


《生化壽屍》算是香港較為早期的活屍電影代表,導演透過有限的空間拍攝,除了能夠拍出活屍每每出現的驚悚、恐懼之外,也讓每個人物的角色特質顯現,尤其駒哥在戲裏「欺善怕惡」、「自私自利」的形象讓人更恨得牙痒痒。最後的結局除了帶有一絲的宿命論悲情外,更令人不禁自問:到底什麼是正常?倘若全世界都變得不正常,那麼他們會正常又有什麼分別?結局所探討的正常與瘋狂的界限, 與屈原的「眾人皆睡我獨醒」不謀而合,把整套電影昇華到哲學的層次。


整部電影最出色的部份便是氣氛的渲染,在有限的空間中,即使化妝再簡陋的喪屍也會變得恐怖。對此,拍攝的場地功不可沒。在電影中,主角們在商場獨有的交錯走廊中逃跑,加上鏡面墻壁的巧思,使得將地道小商場變成人屍鬥獸場這個意念取得空前成功。也只有新時代廣場這種舊式的商場,才能拍出Cult片獨有的頹廢風,而且也只有商場內部店舖林立的格局,才能營造出壓迫的空間感。


這齣《生化壽屍》集中於商場撞鬼的故事,繁華的商場變為落了閘的封閉之城,亦是「圍城」處境,也可視為象徵撞了邪的香港。


(圖:電影截圖)

中小型商場的發展起源

以新時代廣場為例,他在1974年啟用,曾出租予裕華國貨。1993年,當時的業主替新時代廣場進行翻新,並將商場名稱改為新時代廣場和分拆成180個鋪位出售。而其他同類型的商場,例如葵涌廣場,滙景廣場等等,大慨分別都在八,九十年代建成,這都是因為以前仍沒有所謂的「地產霸權」,不像現在大部份商場都由某幾間發展商建成,以往業權的所有人來自不同公司,因此商場的設計上也更有特色,更加不同。


(圖:wonghan327,Instagram)


商場特色

走進新時代廣場,你會發現時間彷彿凝結於這個空間中。穿過亂中有序的走廊,映入眼簾的是左右兩側林林總總的「格仔鋪」。和大商場不同,這裡沒有名店,有的只是大小各異的小店。隨著地產商新建的大商場愈來愈多,這類以服務社區居民為主的中小型商場的混雜格局也買少見少,比較著名的大慨就要數「掃街聖地」葵涌廣場。誠然,大商場帶來的方便的確不可同日而語,然而再多的裝潢也掩蓋不了走廊的那份冰冷;相較之下,雖然這種設計看似雜亂無章,卻又增添了一份無可取替的人情味。



業權分散是導致商場「維持原狀」的主因。由於這類型的商場大多有許多小業主,各人意見不同,使商場自拍攝至今未有大規模裝修改造,猶如凍結時光,還能在商場不同角落找到鏡頭的痕跡,例如當年賣成人影碟的店至今仍然存在。而最有趣的是,新時代廣場從來沒有壽司店。藍田的匯景廣場便是以服務社區居民為主的中小型商場的另一例子,同樣是九十年代盛行的商場,同樣的「劏場」,使得商場至今仍保留不少特色小店,例如賣舊鈔票的店,而這種店在外面已經是買少見少了。


(圖:garywong_film,Instagram)


學生時代放學必去的流連之地

這座商場承載了不同人的故事,像是一個熟悉的舊朋友,存活於許多東區居民的舊記憶中。走進這個商場,只要你足夠用心,你仍可找到他們的蹤跡。上世紀時,商場的店舖一直做著學生生意。放學後,寶馬山上的中學生,甚至樹仁大學的學生,都會到店中選購文具。聖誕節前則會挑選玩具,作派對交換禮物。同行的還有小吃、影印、音樂錄帶、漫畫小說租借等。而對於現今的「九十後」來說,當年手機的興起剛好趕上了他們的學生時代。當年,很多中學生都把到商場閒逛視作日常的消遣,他們會看不同的手機配件,例如手機殼、天線等。


(圖:香港01)


店舖轉型

只是,這座充滿回憶的商場看似抵擋住了歲月的侵蝕,卻敵不過時代的變遷。場內的商店一間接一間地結業,新時代廣場也漸漸淡出北角人的日常生活。昔日的遊戲卡店,漫畫店變成了補習社和僱傭代理,戲院的位置變成一間教會。業權分散雖然能保持原貌,卻使商場無心管理,導致維修保養扶手電梯的撥款也未能通過。昔日人山人海的場景不再復見,今日只剩下一片的冷清,卻倒也應驗戲中慢必的對白:「嘩你呢間咩嘢商場黎㗎?鬼影都冇隻嘅?」


(圖:香港01)


「黃金廣場內分手,在時代門外再聚」陳奕迅《黃金時代》一曲中的這句,原指銅鑼灣的時代廣場。只是當時代廣場仍成為熱點之際,位隔不過數個地鐵站遠的新時代廣場,卻已經追不上時代的步伐,等待它的也許是和港產片相似的命運,葬身於歷史的洪流中。縱使一切看似已成定局,但各位不妨留意一下身邊的小商場。平常路過時,試著多留意那時只被你視作通道的商場,也許你會發現那些你曾忽略過的美好。


參考資料

陳銘智 (2017)。〈【生化壽屍.一】北角新時代廣場廿年冇裝修,拍完電影變死場?〉《香港01》。

陳銘智 (2017)。〈【生化壽屍.二】北角新時代從來冇壽司?反是寶馬山學生熱門蒲點〉《香港01》。

石琪 (1998)。〈生化壽屍:撞了邪的香港〉《香港影評庫》。

Ryan (2009)。〈經典港產喪屍片:《生化壽屍》〉《講。鏟。片》。



Post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