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中環街市——商業主義下的文物保育

Konnie So


時隔十八年,中環街市終於重新開業。該項目在保育和商業活化之間一直備受爭議,政府和商界認爲中環街市得以成功保育的原因在於公衆達成了「中環街市將由商業主導」的共識,並稱活化中環街市能與社區融合,促進文物保育。

以上説法其實有違保育原意,根據香港建築師學會,文物保育是指對歷史建築物以及其文化價值予以保存。但就中環街市的現況而言,它似乎是以商業營利為目標,而非優先考慮保育和承傳社區歷史的文化價值。中環街市曾是亞洲最大規模的肉類市場,它見證香港由衆人都不屑一顧的「沉淪城市」,蛻變成國際大都會。中環街市不但因此成爲富有香港特色的地標,更彰顯了社區的獨特性,保存香港人的共同回憶。但經過活化後,中環街市的許多特色都消失得無影無蹤,原本的二百六十三個街市攤檔一下子驟跌至十三個。與此同時,多達七十間現代化商店亦進駐中環街市,其比例遠超於那些富有歷史意義的攤檔。就此看來,活化中環街市的重心似乎偏向商業化,街市内的叫賣聲和議價聲蕩然無存,取而代之的是安置在貨架上的精品、手作品和奢侈品。身在這個虛有其表的中環街市中,遊人真的能體會它的歷史意義嗎?

所謂的「達成共識」,其實只不過是政府和發展商之間的共識,而社會各界對於保育的意見則被忽略。早於二零一零年,市區重建局便就中環街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及其用途作公衆諮詢,諮詢結果反映大衆有意保育中環街市,並希望街市不要採取過度商業化的營業方針,避免商業元素凌駕於保育之上。可惜的是,十八年後中環街市的保育活化方案依舊是事與願違。雖然活化中環街市的項目由文物保育辦事處負責,但該辦事處隸屬於發展局,故其決策方案也會受之影響,並以發展作爲大方向。眼見充滿時代記憶的中環街市淪爲另一個遍地可見的商場,喪失其原本特色和歷史意義,但社會大衆卻被扣上「達成共識」的罪名。所謂共識,就是指社會各界匯聚意見,並從中找到共同認可的想法。既然中環街市的商業活化只是一部分人的共識,那麽它還稱得上是「共識」嗎?

文物活化項目之所以頻頻遭到反對,其原因在於政府和商界雖打著保育的旗號,但實際上卻把歷史建築物當成商業工具,試圖蒙混過關,欺騙市民。這些項目不但剝奪市民的集體回憶,更令發展商收獲暴利。正因爲這些計劃名不符實,以及其保育成效過低,社會才會引起軒然大波。

部分歷史建築物活化後會限制公衆進出,更有機會因爲過度商業化而遭到損壞,使其保育成效成疑。以前身是舊水警總區總部的「1881」為例,它在活化後改建成現代化的購物商場和古蹟酒店,僅留下小部分的歷史建築予以公衆參觀。又以灣仔的「和昌大押」為例,市建局將其活化改造成高級英式餐廳「The Pawn」,更限制市民到「和昌大押」的天台參觀。這些富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建築物就這樣降格為消費場所,其開放空間更受到諸多限制,令市民難以參觀。這些古蹟本來承載著許多香港故事,而「和昌大押」等建築物更曾是平民百姓日常出入的地方,但它們現在卻變成高級食肆,使普羅大衆難以接近。這些所謂的保育項目,不但限制公衆的參與,而且更營造距離感,使市民無法感受昔日情懷,偏離保育意義。不但如此,當商家只顧營利而忽略對文物的保護時,歷史建築物便有可能遭到不可逆轉的損壞,而這正正與保育的理念背道而馳。

儘管古蹟的外貌得以保存,但新添的商業元素若蓋過其自身的文化風格,便會導致保育成效不彰,古蹟的歷史價值亦會隨之被世人遺忘。故此,成功的保育項目應該重視古蹟的歷史價值。「大館」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,它的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,其後活化成藝術中心,免費開放給市民參觀之餘,更能讓他們重拾殖民時期的集體回憶,使古蹟的文化歷史得以承傳。相反,許多活化古蹟,如舊灣仔街市和中環街市,往往面臨過度商業化的問題。商家爲求獲取暴利而忽視歷史建築物本身的特色和歷史意義,只會盲目地引入名牌連鎖店,將其打造成典型的港式購物商場。由此可見,歷史建築物和新元素的融合才是活化成功的關鍵之處。若然發展商僅保留古蹟的外貌,並且一味的將它們改裝成商場,使其内外風格有著天淵之別,那麽這些古蹟最終只會淪爲不倫不類的怪物,不但無法讓老一輩產生共鳴,而且更令年輕一輩失去了解它們的機會。

香港作爲國際大都會,不但沒有做好保育工作,而且更任由古蹟被拆卸,最終只會剩下一座座高樓大廈。香港失去這些寶貴的文物,就恍如一片文化沙漠,了無特色。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數據統計,香港在過去五年間便有十六幢歷史建築遭到拆卸。故此,政府應該加强保育意識,認真看待餘下的歷史建築,使其保留歷史特色之餘,更能活出新生命。

Post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