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伊喬 撰
談起香港,論調總離不開「由開埠初期的小漁村,搖身一變成為國際金融中心」,頌揚香港都市化、經濟發展之急速云云。然而,水上人家於其獨特的空間及生活方式所孕育出的文化習俗,則漸漸被人淡忘。現在,讓我們一同探討水上人蘊藏的歷史文化,重拾起塵封的香港記憶。
「Hong Kong」: 蜑家人與開埠初期的香港
二十年代的香港仔避風塘。(圖片來源:香港舊照片)
誰是水上人?漁民是否等同水上人?漁民分為捕養海水魚的漁民及養殖淡水魚的漁民。 水上人,指出海捕撈鹹水魚及在漁排養殖鹹水魚的漁民,或海邊靠醃製海產為生的居民。故新界地區田地漁塘養殖淡水魚的不屬於上水人。
(圖片來源:浪遊漁港)
而水上人中,凡世代以捕漁為生都被籠統歸類為蜑家人。然而水上人中亦有「鶴佬人」。蜑家人指語言為廣東話、生活於華南地區一帶,以海為家的一個族群,而來自福建與潮汕地區、說福建話則為鶴佬人,語言及籍貫與蜑家人有所分別。
相傳英軍登陸香港時,得到蜑家人陳群帶路至中環一帶之香港村,當英軍問及此地名字是,阿群便以蜑家口音回答:「Hong Kong」,這就是香港英文地名由來的一個說法。
「起錙」、「斬纜」、「Yo」都是水佬話?
1972年避風塘水上居民往來岸上。(圖片來源:油麻地社區記憶)
水上人長期以海為家,較少機會接受教育,這個海洋族群的人多不識字,卻因其獨特的海上生活方式,建立了其獨有的方言——水佬話。水佬話是廣東話,口音卻與街上人略有不同,用語亦與漁民生活息息相關,許多街上人都會聽不懂。例如「呔椅」即釣魚,「開新」指捕魚,「埋街」指上岸,「大撈便」是左邊,「細撈便」是右邊,用以在船上分左右。
(圖片來源:UMB Libraries Digital Collections)
八十年代,身穿唐裝衫的女漁民與小孩。(圖片來源:撰文者)
「起錙」是人人皆知的香港地道俗語,意思為出發,來至水上人開船「起錙」的動作。現時「斬纜」多指終結情侶關係,原來在水佬話是指發生意外時(如火災或沉船) 把連繫船隻的繩纜斬斷。現時大學生以「YO」形容活躍於社交之人,然而在水佬話中「YO」是指「嘈」,水上人說「YO住哂」即是在罵你「嘈住哂」!
水上人獨有的文化習俗
1940年,水上人在住家艇上準備膳食。(圖片來源:UMB Libraries Digital Collections)
1963年,水上人坐在住家艇船頭吃飯。(圖片來源:蘋果日報)
除了上述提及的方言與街上人不同,水上人亦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習俗。然而,「講嘢唔正」,以及水上人生活於「住家艇」和棚屋,生活水平較低,加上長居海上,上岸時間不多,與街上人較少連繫,亦較少機會受教育,故被街上人歧視。
2018年鴨脷洲洪聖誕。(圖片來源:UMB Libraries Digital Collections)
水上人很多生活習慣亦會被街上人視為迷信。水上人依靠海洋維生,出海捕魚又確實充滿危險,故這些「迷信」背後,是出海的危險所產生的恐懼。水上人多拜洪聖爺、天后娘娘,祈求出海平安。每逢農曆二月十三日「洪聖爺誕」及三月廿三日「天后誕」,水上人都會留在避風塘裡,並在誕期內「埋街」 舉辦慶祝及祭祀活動。街上人眼中俗氣的名字,如「帶喜」、「帶好」等,都有「求幸福」之意。故「俗氣」名字背後,除了水上人多不識字,更多是水上人面對出海捕魚的危險而不得不求幸福。
然而水上人靠著自身的經驗及求生技能,得以熟習水性,海上作業經驗豐富,其獨有的生活環境與方式所建立的文化習俗值得我們珍而重之。
漁民上岸 水上人文化習俗的淡忘
已清拆的黃竹坑邨。(圖片來源:香港01)
六十至八十年代,香港面臨著產業轉型,由第一產業轉型至第二、第三產業,加上公共屋邨如華富邨、黃竹坑邨等落成,大量水上人「上岸」。語言、文化與其生活環境息息相關,水上人生活形態的改變,令漁業知識技藝、水佬話等水上人記憶漸漸被遺忘。水上人多年作為香港經濟的中流砥柱,後來香港成為了「國際金融中心」,卻甚少記起漁業,保存及欣賞水上人的生活面貌與文化。如今漁業的式微、漁民社區的瓦解、水上人文化的淡忘,對於香港的多元文化以及歷史記憶的保存而言,這現象實在教人惋惜。
參考資料
鄭錦鈿:一個水上人家庭的故事 - 從水上人空間運用的生活文化尋找被遺忘的歴史,2012。
植敏欣:陸上蜑家妹:我籍貫係銅鑼灣 「有啲特質 喺度長大先擁有」,明報,2018。
臧諾:【旅遊籽】水二代辦報 笑談蜑家話,蘋果日報,2016。
C LONG:水上人眼中的香港仔,Metropop,2018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