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雪中送牛奶 ── 美式「蛇齋餅糭」

王珮盈 撰


90後的香港人從小就認識奶粉、芝士、麵粉等製品,實在難以想像於50年代的香港,竟然會有人誤把芝士當作肥皂用,又把沖不開的奶粉當作蟲子。香港以前沒有奶製品,直到二戰後美國推行「糧食換和平計劃」,透過教會派發糧食包,除了將奶製品帶來香港外,更令基督教、天主教等外來宗教在香港發展成一股不容忽視的教會勢力。


戰後香港百廢待興 美援助以抑共產主義

50年代初,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,香港人貧苦不堪;加上大批內地難民來港,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50萬急升至1950年的220 萬,引起嚴重的房屋問題,不少家庭只能住「天台屋」。而英國也因為二戰的破壞,國力不復從前,無餘力顧及香港。


因為貧窮、饑餓的人會傾向支持共產主義中「有錢大家使,大家有得食」的概念,美國擔心不少貧窮地方會成為共產主義的溫床,加上美國的農畜業皆出現剩餘的情況,於是推行「糧食換和平計劃」,積極對外輸出美國剩餘的糧食和原材料,而香港就是其中一個受惠的地方。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講師盧淑櫻博士指出,「糧食換和平計劃」將奶粉、麵粉等外來食品帶入香港,不但解決了本地農產品過剩的問題,亦開拓了一個新市場。


物資由教會派發 皆因不信任當地政府

美國經濟援助社(下稱美經援)不信任當地政府,因此選擇經教會派發糧食包。在香港負責派發糧食包的機構包括天主教福利會、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等,後來部分街坊會加入,協助發放物資。


圖片來源:(香港工商日報, 1960-02-05)


糧食包內主要是奶粉、麵粉、粟粉等,但偶爾也有其他食物,例如1957年3月的糧食包便有白米二十磅、青豆、牛油及奶粉。每逢大時大節,教會會派更多的糧食包。


因派發食品,教會多了一群勞工階層的信徒。不過由於他們教育水平不高,對信仰的理解多處於個人得救的層面。


初次接觸外國食品 靠智慧處理

由於糧食包內主要是美國剩餘的農產品,香港人不知道食用方法,常常鬧出笑話。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博士憶起當年,細說人們會把麵粉和芝士拿去賣錢,也不太喜歡奶粉沖水做早餐。盧淑櫻博士也指,當時在牛頭角有一位「麵條神父」,目睹小女孩把麵粉賣給麵包店,發現華人不懂使用麵粉,於是想到開設麵廠,把麵粉和奶粉製成麵條,再分發給居民。


「政府出雞,機構出豉油」

除了提供糧食,美經援亦積極協助政府處理福利事務,形成「政府出雞,機構出豉油」的局面。其中一項最大的投資是興建多條美經援村,為漁民提供安穩的居所。1966年,長洲鄉紳向美經援會申請資助,協助他們在西灣建村。西灣美經援村建成後住了48戶,約300人,後來又分別與本地商人沈炳麟和離島理民府增建了第二村(應善良美經援村)及第三村(自助美經援村)。第二村更設有完善的配套,如幼稚園、鄉村福利中心、兒童遊樂場和公廁等等。


西灣美經援村 (圖:香港風物志)


西灣美經援村 (圖:香港風物志)


當香港不幸發生天災人禍,美經援會提供災民所需物資,如向受石硤尾大火影響的災民提供毛毯。教會亦積極探訪難民,定期派發福音單張,作個人佈道,又向難民派發奶粉及毛氈等物品。


美國經援會 — 毛毯贈災民(圖片來源:香港工商日報, 1959-10-08)


今天隨處可見的牛奶、教會,原來背後竟然有一段有趣的社區歷史,不禁令人好奇,我們以為的「日常」隱藏了多少我們未知的故事。


參考資料

陳穎然(2016年9月28日)。〈【社區異想】為甚麼香港從前的神父會派奶粉?〉。《香港01》。

鄭竣禧(2017年6月1日)。〈歷史變遷中的香港福音﹕難民湧港、67暴動下的教會

〉。《門徒媒體》。

港式多史(2019年11月30日)。〈【美經援會】戰後美國如何援助香港?〉。

Post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